-
广播数字媒体的经济与社会角色-欧洲视角
演讲嘉宾:LievenVermaele(EBU,欧盟)
地面广播是大部分欧洲民众接触媒体使用最广泛的平台。频谱和广播的概念正受到IP和地面宽带(移动)技术方面的巨大压力。演讲将回顾欧洲概况,包括目前行业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广播数字媒体的经济与社会角色-北美视角
演讲嘉宾:Rick Ducey (BIA/Kelsey,美国)
Ducey博士将介绍美国广播行业概况,包括其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结构,以及工业如何应对宽带系统中的变革。美国广播电视网络和当地电视台主要依靠收听/视率带来的广告收入,同时通过扩充内容业务,在新平台上做广告,开发频谱新用途,OTT技术视频,互动电视,当地业务,网络,移动和社交媒体等新业务,开创新的收入渠道。受众和电视内容之间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观众希望更多地能参与到一个交互的平台,这给宽带生态系统下的受众评估,内容,用户导向和界面,广告销售等方面带来新的利益挑战。同样,广告商认为视频媒体在品牌战中威力巨大,从而在广告花销和受众视听率的跟踪和调查上下大力气,增加资金的投入。
-
广播数字媒体的经济与社会角色-亚洲视角
演讲嘉宾:Takayuki Ito(NHK-STRL,日本)
演讲从两方面讨论数字时代广播的角色。一个是在日本东部地区大地震等灾害面前广播所起的作用。类似灾害在任何国家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为及时向受灾国传递信息,广播商应拓宽业务面,覆盖全国。同时,不因富裕与否,残障与否,语言是否相同等原因而区别对待,应向所有民众提供服务。第二个谈到的是广播在迅速老年化社会中起的作用。在目前老年化社会,老年人渐渐被社会孤立。需要强调的是广播应该为这样的老年社会研发新功能,一如曾经广播为加强家庭关系而推出可供全家人一起欣赏的电视节目的例子一样。NHK作为日本唯一公共广播公司将引领广播这两方面作用的研发。演讲中还将涉及到相关的研发案例。
-
智能电视的机遇与挑战
演讲嘉宾:李峰(SMG,上海)
智能:下一代媒体的发展趋势,报告将介绍智能电视在中国的发展机遇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视运营平台建设,积极面对智能电视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应用体验、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合作等问题)并探讨未来电视的发展和构想。
-
求同存异
演讲嘉宾:Mark Richer(ATSC,美国)
无线广播电视行业已到关键性时刻:融入数字技术的无线广播和数字技术紧密结合为研发更多创新性业务提供巨大地机会,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广播业者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宽带业务提供商紧盯着地面广播的频谱资源,这也推动着广播业者不断改进频谱的效率。此外,消费者对随时随地获取所需内容的消费期望改变着媒体消费模式。随着地面广播技术不断演进,广播界需要国际合作,以确定一套核心的高效标准,推动新业务的传输和接收。
-
下一代广播电视——欧洲视角
演讲嘉宾:Peter Seibert(DVB, 欧盟)
欧洲地面数字电视(DTT)目前是且将来也是广大受众获得娱乐和信息的重要相关平台。为了吸引更多未来的用户,DTT不得不推出更加高级的业务,包括高清和3D电视节目等等。此外,来自固定和无线宽带的竞争也是DTT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在移动广播接收方面所独具的固有融合力能使DTT在于移动宽带结合时起到最为有效的作用。除了提供高级线性数据和视频业务外,混合DTT还支持非线性业务。
-
北美广播系统的研究开发及最新进展
演讲嘉宾:Lynn Claudy(NAB,美国)
北美广播系统的研究开发及最新进展
演讲嘉宾:Lynn Claudy(NAB,美国)
自2009年6月12号起,全美所有地面电视信号都转为数字信号。作为该项目进程的一部分,部分重要的广播频谱也因数字电视转换而被重新分配。目前电视内容分配市场和各种无线业务市场都出现了竞争猛烈的发展态势。但目前业内和政府都纷纷施压,计划将更多广播频谱用于移动宽带等业务。未来广播商提供的业务必须展示其高消费价值和高频谱使用效率才能继续使用目前的频谱资产。未来数字电视标准需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移动性,高质点播业务,大量节目选择和个性化互动媒体体验上的期望。演讲也将描述符合上述要求的北美电视广播标准的技术演进。
-
北美广播系统的研究开发及最新进展
演讲嘉宾:Jim Kutzner(PBS,美国)
自2009年6月12号起,全美所有地面电视信号都转为数字信号。作为该项目进程的一部分,部分重要的广播频谱也因数字电视转换而被重新分配。目前电视内容分配市场和各种无线业务市场都出现了竞争猛烈的发展态势。但目前业内和政府都纷纷施压,计划将更多广播频谱用于移动宽带等业务。未来广播商提供的业务必须展示其高消费价值和高频谱使用效率才能继续使用目前的频谱资产。未来数字电视标准需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移动性,高质点播业务,大量节目选择和个性化互动媒体体验上的期望。演讲也将描述符合上述要求的北美电视广播标准的技术演进。
-
日本广播体系最新成果
演讲嘉宾:Yasuhiro Ito(NHK-STRL, 日本)
老龄化已是全球大势,日本目前也正快速步入老龄化国家。25%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人类友好系统适应老年社会。这样的系统能让眼镜和耳朵将免受压力困扰。因此在下一代高性能视音频系统研发中我们将超高清(SHV)作为研发重点。为了实现数字无线广播的大容量业务,传输性能必须得到实质性地扩充。此次FOBTV会议,我们将介绍一系列高性能传输技术的研发成果,包括超多层面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OFDM),固定接收装置采用的双极化的MIMO技术,以及基于空频分组编码技术的高稳定性传输技术用以移动接收装置等方面。
-
广播3.0
演讲嘉宾:Bernard Caron(CRC, 加拿大)
演讲首先描述新的电视传输模式和目前在无线通讯网络中扮演的角色。之后是广播界如何应对各种挑战,以及广播系统未来的种种可能。最后结束讨论FOBTV的角色,以及在从广播到电视分配领域未来等领域所作的贡献。
-
地面广播的未来:动态广播与混合广播
演讲嘉宾:Ulrich H. Reimers(DVB,欧盟)
传统而言,人们对地面广播网络进行过规划、运营及调试。但这种情况只在接收器既无法连接网络也无法自行储存大量内容的前提下才存在。现在大部分接收器装有传输前端,以太网络和USB界面/或WiFi调制解调器,并能通过内置式或外部硬盘或者USB设备储存多达万亿字节的数据。
目前世界各地广播频谱压力。在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将72MHz频谱划拨给移动运营商(“数字红利”),尽管广播商可能不愿意接受整个广播业在改变并将持续的事实,在此环境下,为创造更多可能性,广播需要“活”起来。频谱将只用于拥有大量观众的现场直播和提前录制的节目。要实现这一点并保证原有广播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宽带链接,确定观众的媒体消费模式,以及某些节目进行实时和非实时传送,将部分内容储存在接收器。传输动态业务指引让接收器能识别出哪些网络传输哪些内容。需要根据环境不同来动态修改复用配置,传输参数等等。这一方法好处在于为二级用户释放更多频谱资源。不同于过去的系统,二级频谱使用者都是在数据库提供的范围内来侦测空白频段,通过空白频段来提供业务。在我们研发的新系统下,一级频谱用户能通过信号告知二级用户何时何地能使用何种频段,他们还能为此收取费用。或者他们也可以考虑使用现有的频谱资源转变成无线宽带运营商。研究首先分析目前“静态”广播技术的趋势,从这些趋势中得出结论,并引进动态混合广播概念,还包括这一领域内我们的部分研究成果展示。
-
数字电视演进技术与系统展望
演讲嘉宾:张文军(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
传统的电视系统研究仅注重信道传输及音视频编码。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各种网络的加速融合及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未来数字电视系统设计必须兼顾新兴优势广播技术及当地的实际广播需求。本次演讲旨在通过结合地面数字电视公益性服务的基本特点、数字电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最新趋势及中国广播电视的城乡二元结构现状,提出了面向中国广播实际需求的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涵盖“可管可控、关联内容、无处不在、浸润式体验、社交应用及智能终端”特点在内的“导航电视 CRUISE TV”系统构架并重点介绍了相应关键技术。
-
从消费电子展望未来广播
演讲嘉宾:Joonho Park(三星电子,韩国)
在广播界,管理者对更加有效利用频谱的计划,各种联网智能电视和移动终端视频内容消费的增加,消费者对3D等更加逼真媒体内容的需求增加等因素让整个广播界瞬息万变,电视广播必须不断演进优化以适应这些变化向下一代电视迈进。此次演讲,三星将从多元化消费电子制造商的角度提出未来发展道路。
-
全球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现状及形势
演讲嘉宾:Ben Keen(Screen Digest,英国)
数字地面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各地域实施预测;传输标准下的实施概况和展望;电视多平台领域内DTT技术的市场动态;多屏多设备环境下DTT的未来。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频率管理思路
演讲嘉宾:Bill Meintel(IEEE BTS,美国)
目前广播业面临很多问题, 尽管其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但我们急需思考广播业长期的发展道路,否则将没有任何未来可言。
2009年美国国会指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制定一份国家宽带计划书。2010年3月15号计划书出炉,其中提出到2020年移动方面需要500MHz额外频谱,到2015年达到300MHz,其中120MHz来自目前的超高频(UHF)电视频段。尽管北美其他国家还没有推出清晰的广播频谱计划,过去历史已证明他们将追随美国的脚步,提出相应的计划。
FCC计划书提出了一系列频谱规划方案,包括允许广播商交出一部分频谱以换取频谱拍卖的补偿。其他议案则需要电视台实行频道分享,将频谱按照“重新修改的标准”进行再分配。
演讲还将纵观议案的整体以及各种提议的频谱规划方法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电视市场和受众将受到严重影响。演讲还将涉及到技术规划标准的相关变化,这些变化能否在释放120MHz频谱之后获得预期的结果,对电视业务产生预期的影响以及这些提议的方法从实施角度来说是否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另外,演讲还将探讨技术规划和实物建构,包括重新组织电视频谱上的相关工作事宜。
演讲最后把目前频谱需求和议案以及地面无线广播未来的蓝图结合在一起。
-
亚太地区频谱管理
演讲嘉宾:朱云怡(SARFT,中国)
主要介绍亚太地区广播电视频谱管理的特点和手段,以及亚广联在亚太区域频谱管理中的作用和亚太广播联盟(ABU)频谱研究情况。亚太区域广播电视未来广播电视频谱需求预测。
-
eMBMS和下一代广播电视之间的关系
演讲嘉宾:Kent Walker(高通,美国)
演讲将探讨LTE升级多媒体广播/多广播业务和下一代广播电视之间的关系。某一领域内知名的技术旺旺都能用于其他技术。而且两种系统都能潜在地从所用的技术中获益。演讲者将提供一些例子供讨论,同时还将讨论这些技术对频谱规划的长期影响。
-
实现频谱再利用的云技术传输系统
演讲嘉宾:吴亦彦(CRC,加拿大)
本片报告提出一种可靠的传输系统-云传输-用于地面广播或者点对多点的多媒体服务。该系统有强大的抗同信道干扰,多径失真和消除空白间隔区。该系统有利于频谱再利用,它可以显著提高频谱效率(3-4倍),使得运用全部RF通道就可以覆盖一个城市的广播服务需求。该系统同时可以支持移动传输和室内接收。该系统的接收机也是简单而高效的。该系统将可以逐步实施并支持升级,可以轻松的过渡到新的系统。
-
新一代编码标准
演讲嘉宾:Lisa Hobbs(Ericsson,美国)
高效视频编码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但较MPEG-4 AVC技术能节省50%潜在比特率,该技术有望彻底革新压缩技术界。MPEG-2和AVC标准技术之间有十年的技术差额,AVC技术较MPEG-2技术节省出50%比特率。ITU-TISO/IEC视频编码联合合作团队(JCT-VC)正加紧为2013年的HEVC标准出台做准备,计划该标准也能实现较AVC技术相同的节省量。演讲将分析哪些潜在的市场动力因素能将HEVC技术引入市场,探索HEVC技术工具所取得的技术成就。
-
超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系统设计及广播
演讲嘉宾:Masayuki Sugawara(NHK-STRL,日本)
电视系统的优化为观众带来更加舒适的试听体验。电视系统性能应尽可能的将人体视觉特点考虑其中进行优化。宽视野的画面,三维立体声将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试听享受之中。超高清电视(UHDTV)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广播业务之一。演讲将介绍日本NHK的“超高清”(UHDTV)项目,谈到它的系统参数设计和最近的技术发展成果。
-
新一代立体电视电视系统
演讲嘉宾:NamhoHur,Director (ETRI,韩国)
目前,格式兼容的3D电视广播系统已能通过有线和卫星频道传输高清3D内容。一些国家和ATSC、DVB以及SCTE等广播标准组织一起推出业务兼容性3D电视广播系统以满足向后兼容性。就地面数字电视而言,后向兼容性是很重要的部分。此次,3D观看者需戴偏光眼镜或者快门眼镜。演讲还从业务和系统配置要求的视角将下一代3D电视广播系统与现今的系统做比较。
-
新一代高级音频编码系统技术
演讲嘉宾Toni Fiedler(Fraunhofer,德国)
基于目前电视数字音频技术各种发展可能性,业内需要认真研究消费者行为。演讲将谈到何种“终极音响效果”才能俘获受众,符合他们的消费预期,以及这方面需要何种方式的监管,眼下电视音频之间的媒体融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未来十年中电视音频技术将如何演进等话题。